政府文件
江西省安監局辦公室關于征求《江西省企業 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集中行動、事故 隱患排查治理集中行動工作方案 (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6-12-07
江西省安監局辦公室關于征求《江西省企業
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集中行動、事故
隱患排查治理集中行動工作方案
(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安監局,省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
為加快構建全省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切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省局研究制定了《江西省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集中行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集中行動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印發給你們,請于12月8日上午10時前書面反饋省局辦公室,如無意見也請書面反饋。
聯系人:洪雷;聯系電話:0791-85257022、85257130(傳真);電子郵箱:bgs@jxsafety.gov.cn。
江西省安監局辦公室
2016年12月7日
江西省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集中行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集中行動工作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堅決遏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決策部署,依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安委辦〔2016〕11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贛府廳明電〔2016〕147號)要求,結合全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及工作目標
(一)總體思路。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生產方針,堅守安全生產紅線,突出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發揮部門監管作用,準確分析和把握安全生產的特點、規律,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全面推進事故預防工作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堅決遏制防范重特大事故。
(二)工作目標。
1.摸清企業底數。建立完善“江西省隱患排查治理暨行政執法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省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企業)安全生產基礎數據庫。
2.科學管控風險。企業按要求開展風險辨識、評估,明確風險點、風險等級、風險類型,建立“一圖、兩清單”(“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風險管控責任清單、管控措施清單),實施風險公示和分級管控。
3.全面整治隱患。企業參照國家及地方制定的隱患排查分級標準(指南),建立以責任清單、排查分級標準、閉環管理和考核獎懲為核心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統化、程序化、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常態化。
4.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兩項集中行動”,在企業逐步實現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報自改,形成政府領導有力、部門監管有效、企業責任落實、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
三、重點工作內容
(一)企業層面。各企業要根據本行業《風險分級指南》和《隱患排查指南》,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以自辨自控、自查自報自改為重點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建立企業基礎數據庫。企業按照《企業安全生產相關資料建檔工作要求》(見附件1),結合實際,重新梳理并及時完善各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基礎臺賬。要在2017年3月底前,注冊并登錄“信息系統”,認真、如實、完整填報安全生產基礎信息,上傳相關文件資料,并做到持續更新。
2.全面排查安全風險。企業要按照有關制度、規范,制定本企業安全風險辨識程序、方法,全方位、全過程辨識總圖布置(含周邊環境)、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并持續更新完善。
3.科學評定風險等級。企業要對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確定安全風險類別。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關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險源、勞動密集場所、高危作業工序和受影響的人群規模,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并繪制企業“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
4.實施安全風險管控。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針對安全風險特點,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實施管控。要建立“兩個清單”:一是管控責任清單,明確管控層級(企業、車間、班組、崗位),落實具體的責任單位、責任人; 二是管控措施清單,制定具體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線監測措施、視頻監控措施、自動化控制措施、應急管理措施等),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
5.實施風險公告警示。企業要建立完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向員工、周邊企業和社會公布本單位的主要風險點、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要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強化危險源監測,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應急器材并標明撤離通道。
6.實施風險登記上報。企業要將所有安全風險和管控措施、責任清單逐一登記,建立安全風險數據庫。其中,重大安全風險應單獨登記造冊,形成“一企一冊”。企業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及重大安全風險清單,須報送屬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
7.全面排查消除隱患。企業要參照隱患排查治理分級實施指南,結合實際制訂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標準和責任清單,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各設備設施排查范圍和要求,實現“一崗一清單”。建立起全員參與、全崗位覆蓋、全過程銜接的閉環管理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并通過與政府部門互聯互通的“信息系統”進行上報。實現企業隱患自查自改自報程序化、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常態化。
8.嚴密防控職業危害。企業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明示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并依法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防護用品用具,監督從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
(二)政府及部門層面。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迅速行動,結合實際,細化方案,督促和指導企業全面開展“兩項行動”。
1.建立完善標準體系。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參照《江西省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分級實施指南》、《江西省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通用指南》,在2017年2月底前制定完善本行業(領域)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標準,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論證,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2.全面應用信息平臺。自2017年元月起,“江西省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暨行政執法信息系統”將在全省全面推廣應用。各地、各部門要督促轄區內、行業內企業注冊并登錄“信息系統”,按要求開展應用。2017年3月底前,所有企業必須在“信息系統”注冊并完善安全生產基礎信息庫。
3.分級組織系統培訓。按照分類指導、分級組織的原則,采取集中培訓、上門授課、咨詢答疑等形式,2017年1月底前完成“兩項行動”和“信息系統”應用培訓。省安監局負責組織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贛企業、省屬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各設區市安全監管部門監管人員以及省直管試點縣(市)安全監管部門監管人員、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省直有關部門負責組織本行業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各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負責組織本級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人員、市(縣)屬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和各縣(市、區)監管人員進行培訓;各縣(市、區)組織本級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人員、轄區內企業開展培訓工作。
4.樹立培育典型樣板。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樹立、培育一批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標桿企業,形成一整套可借鑒、可推廣的企業安全風險管控辦法和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標準,在本地區、本行業全面推廣。2017年3月底前,每個縣(市、區)、每個行業至少樹立2個典型樣板,并報省安委辦予以公布借鑒。
5.督促指導檢查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本地區、本行業全面開展“兩項行動”情況進行抽查、檢查,督促企業按照安全風險分級和隱患排查相關制度規范,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并嚴格按照要求使用“信息系統”進行錄入管理。及時梳理工作情況并于每月10日前書面報送省安委會辦公室。其中高危行業須在2017年3月底前完成,規模以上企業須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其他企業須在2017年9月底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組織領導。開展“兩項行動”是實現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科學預防的重要工作,是短期治標、長期治標的重要舉措。各地、各部門領導同志要親自研究部署,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細化分工,明確責任,以更大的組織保障、更強的工作力度抓好落實。
(二)強化主體責任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要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組織全員開展“兩項行動”。要在人、財、物等方面全面保障安全預防控制、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要建立健全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責任制和考核機制,逐級、逐崗簽訂責任書,做到責任無盲區、管理無死角。
(三)強化技術支撐作用。各地、各有關部門、各企業要建立專家咨詢機制,充分發揮高水平專家和安全技術服務機構作用,政府、部門和企業在安全風險識別、管控措施制定、隱患排查治理、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相關專家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幫助實施,確保相關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
(四)強化分級分類監管。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企業風險辨識情況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整體評估,確定企業整體安全風險等級,并根據企業安全風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要按照分級屬地管理原則,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執法檢查頻次、重點內容等,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要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屬地基層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加強督促指導和綜合協調,支持、推動企業加快實施管控整治措施。
(五)強化考核獎懲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兩項行動”的領導部署責任、部門推進責任和經辦人員落實責任,強化工作舉措,明確工作要求。建立情況通報、跟蹤督辦、工作交流、考核獎懲等工作機制,把“兩項行動”工作情況納入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內容,對消極應付、工作落后的,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
附件:
企業安全生產相關資料建檔工作要求
企業安全生產資料建檔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是維護企業安全生產、經濟利益、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企業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檔案具有依法管理、維護、使用的義務和權利。企業應設置專用安全生產資料室或檔案室(柜),配備具有安全生產及檔案管理常識的專(兼)職人員,集中統一管理本企業安全生產檔案,并對下屬生產單元的安全生產檔案工作進行監督與指導。
企業安全生產檔案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一、基礎檔案
(一)企業基本情況。包括行業分類、經營范圍、行政區劃、企業規模、地理位置、安全狀況、主要風險、周邊環境、發展概況等。
(二)企業基本證照。包括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各類許可(資質)證、法人身份證復印件、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員安全資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相關資質證書、其他證照等。
(三)廠區平面圖。包括企業基本布局、常年風向、主要廠房及設備設施、危險源標記、應急疏散通道等。
二、組織機構檔案
(一)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圖;
(二)安委會(領導小組)成立及分工、職責文件;
(三)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管人員任命文件;
(四)安全生產方針、目標,安全責任目標書;
(五)企業員工基本情況登記;
(六)其他與安全組織方面有關的內容。
三、管理制度檔案
(一)企業負責人、各級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度;
(二)各工種、崗位或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四)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危險作業等專項管理制度;
(五)安全生產例會、安全生產會議制度;
(六)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七)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八)風險分級管控制度;
(九)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十一)安全生產考核、獎懲制度;
(十二)設備、設施安全維護保養管理制度;
(十三)重大危險源、危險物品管理制度;
(十四)職業健康管理、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十五)應急管理及演練制度;
(十六)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及管理制度;
(十七)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
(十八)其他安全生產相關的規章制度。
四、文件檔案
(一)屬地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通知;
(二)企業對上級要求的執行情況匯報、記錄;
(三)企業在生產經營建設活動中形成的計劃、總結、報告等材料。
五、檢查(排查)檔案
(一)日常檢查臺帳。
(二)風險分級管控。包括風險辨識、風險評估及分級管理情況,風險點圖示、風險管控措施、風險警示材料等。重點要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分級、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
(三)隱患排查治理。包括隱患排查計劃、排查記錄、隱患整改情況、隱患整改驗收等閉環管理記錄;各類隱患排查治理報表臺賬;階段性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及匯報;隱患排查獎懲落實情況等。
(四)政府檢查記錄。包括接受各級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所發的各類執法文書;企業執行行政文件或執法指令所采取的措施及落實情況報告及記錄。
六、培訓教育檔案
(一)安全培訓計劃;
(二)主要負責人及安管人員安全培訓記錄;
(三)員工三級安全教育記錄;
(四)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及取證情況;
(五)日常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記錄及總結。
七、設備設施檔案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二)特種設備設施的定期檢驗記錄;
(三)特種設備設施的定期維護保養記錄;
(四)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種類及型號等基本情況資料;
(五)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管理部門及設備運行情況記錄;
(六)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運行維護保養情況記錄;
(七)其他與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相關的文件、資料和記錄。
八、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檔案
(一)新、改、擴建項目立項、審批文件、材料;
(二)新、改、擴建項目的設計、竣工圖紙及相關資料;
(三)安全設施預評價、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報告等相關資料;
(四)其他與安全設施“三同時”相關的文件、資料。
九、職業衛生檔案
(一)企業內產生職業危害的崗位情況及可能產生的職業病種類;
(二)職業危害預防措施;
(三)與職業危害接觸員工崗前、崗中、離崗健康體檢記錄;
(四)企業內確診為職業病的員工情況及其身體檢查、治療記錄;
(五)其他與職業病防治相關的文件、材料。
十、勞保用品檔案
(一)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及其落實執行情況的記錄;
(二)各類勞動防護用品購買及發放記錄;
(三)員工使用和佩戴勞動防護用品檢查記錄;
(四)其他與勞動防護用品有關的文件、材料。
十一、事故管理檔案
(一)發生事故的報告材料,事故情況經過介紹材料;
(二)有關事故分析會記錄;
(三)關于事故的原因分析、防護措施的相關記錄;
(四)事故調查處理材料。包括對事故調查報告、責任追究文件、事故后教育培訓的記錄、事故防范措施的整改方案、整改落實情況記錄等。
(五)其他與事故相關的文件、材料。
十二、應急管理檔案
(一)企業各項應急預案編制及更新情況;
(二)定期組織消防演習和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相關文字及影像記錄;
(三)應急設備設施、物資臺帳及維護保養情況;
(四)其他與應急管理相關的資料。
十三、工傷保險檔案
(一)參加工傷保險員工的名單;
(二)企業為員工繳納保險費的憑證或單據;
(三)發生工傷的員工獲得工傷保險理賠的憑證或單據;
(四)其他與工傷保險相關的文件、憑證或單據。
十四、安全投入檔案
(一)年度安全投入計劃及專項安全投入計劃;
(二)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投入情況記錄;
(三)風險排查及隱患整治方面的投入記錄;
(四)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勞動防護用品相關投入記錄;
(五)安全評價、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建設、制度建設及安全生產管理代理方面的投入;
(六)其他與安全有關的投入記錄。
十五、其他檔案
(一)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企業,還應建立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檔案,包括安全評價報告、相關場所檢測檢驗報告等內容。
(二)其他與安全生產相關并應納入檔案管理的文件、資料、臺帳、記錄等。